wolai 用户故事(Edited by Dawn)

从去年年底开始,笔记应用 wolai 对我进行了持续性的跟访,在这里再次感谢 wolai 的工作人员(他们很可爱)。那么我使用 wolai 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很抱歉,在这个用户故事的稿件中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聊到,所以这篇文章也就只提供纯文字内容,官方图文请查看:wolai :让我捡起散落各处的信息,实现了 All in One

介绍/宣传一下你自己,让更多人了解你

大家好,我是 Dawn,一名刚刚毕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目前是以为语文老师。其实我不是很喜欢去介绍自己,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个体,我们通过符号、信号以及判断去和别人进行交流,都很有局限性,更不用说仅用这寥寥数语了,如果真要用这样传统的方式来介绍自己的话,就用我在即刻 app 上的签名吧——「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同时又想去实践更多东西的人。」(仔细想想,这也是个不错的「自我介绍」呢!😄)

在使用 wolai 之前,你是怎么组织管理内容的,遇到了哪些问题?

我从 2019 年年中开始使用 Notion,在此之前,我的数字内容基本都散落在互联网的各个地方,比如说影片和书籍是在豆瓣,自己写的文字在系统便签或者备忘录(我用的最多的是锤子便签和 Google Keep),自己的日常说话及图片都丢在了微博、Twitter 和其他社交平台,这相当于是第一阶段,那时候对内容归档和管理没有意识,也没有方法,当然也没有一个合适的 All in One 的应用,直到 Notion 出现,于是我在 bilibili、YouTube、weibo、少数派看到了相关的内容,说实话,刚开始接触 Notion 是有一定的学习成本的,在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我把我的很多东西都放在了这个应用程序上,建立了一个页面并去不断完善它。不过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逐渐发现了一些小问题,这其实就像谈恋爱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你看到的都是优点,不过随着多巴胺的消退,随着了解的深入,你也会感到一些不舒服。

  1.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网络和加载速度,时好时坏,所以大陆的用户基本上也都是时喜时忧。
  2. 第二个问题是对中文输入和排版的放任,因为我有自己的博客网站,我是按照一定的排版规范来发布内容的,所以 Notion 的行间距总让我看起来很累,因此我目前还留存在 Notion 上的内容 99% 都是英文内容。
  3. 第三就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说图标,虽说在除了 apple 的两个平台外的其他平台也都使用了 Twemoji,但因为本身内置的图标比较少,很难满足需求,还是要到处找风格统一的图标包,那时候群里面很多分享图标包的。
  4. 第四是分享,前面提到了 Notion 的网络不太行,所以分享出去的页面到别人那里就很难打开了,对于国内的很多 app 来说,Notion 也都没有做分享的接入,无法正常解析链接。

是什么让你决定「落户」 wolai ?推荐几个你最满意的功能点?

我觉得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说。

一方面是软件本身——wolai 极其舒适的本地化与各种细节点,比如极致的中文输入体验、双向链接(块引用)、极其丰富的内置图标、非常流畅的页面浏览体验等等;

另一方面则是创造 wolai 的这些可爱的人们,他们效率很高,他们和用户靠得很近。马总是在群里看到我有疑问后主动加我的第一个 wolai 官方人员,我们聊了很多,除了反馈 bug,我们还会偶尔聊一下一些小功能的实现,一个创业公司的 CEO 愿意抽出时间并且能够平等地与用户交流,我觉得就很了不起。

与马总的一些聊天

所以这就是我「落户」wolai 并开始构建自己的「数字花园」的原因。

如果要推荐我最满意的几个功能点,我很难一下子想出来,因为一些好的功能是会让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就像倒水喝水这么自然,所以就简单介绍几个吧:

  • emoji 与 icon,wolai 丰富的内置 emoji 与图标库解决了上面所提到的 Notion 要经常找图标的尴尬,而且还增加了在文中输入 emoji 的快捷方式,使用 emoji 能让文章增加了不少趣味,而 wolai 让输入变得更加地快捷与直观。(而且 wolai 会在国庆节圣诞节等节日换上专属图标,希望能再增加一点其他传统节日的专属图标!)

  • 「手气不错」,这是一个非常细节同时也比较有意义的功能,首先就是骰(tóu)子上的点正好就代表着今天是星期几,这个小彩蛋我还骄傲地向我的同事展示过,另外就是当我们在 wolai 上留存了大量的文字和页面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能会忘记其中的某一个,这时我们就可以点击这个骰子的图标随机进入一个之前记录过的页面,这样的一种随机性与游戏性挺好玩的。

  • TOC,而且是一个人性化的 TOC,在不同的页面宽度下能够给用户足够明确的提示信息,简约而不简单。

  • 双向链接(块引用)可以让我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里引用同样的内容,而且可以实时更新,极其便利!

你是怎么使用 wolai 的?可以分享一下你的使用方法或逻辑吗?

因为我之前用的是 Notion,所以对于底层的操作逻辑是比较熟悉的。那么我的方法逻辑其实就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

我建议没有经验的刚开始使用 wolai 的朋友先去看 wolai 的官方文档,了解一下这个软件的「元素」组织形式是什么样的,最小的单位是什么,最顶层的单位是什么,去了解传统文本编辑器与块编辑器的区别在哪,并在此过程中熟练使用快捷键,这是第一层级;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尽可能多地往 wolai 上面放置东西,去创造,去留存,去输出,并让自己的知识库变得精美,这是第二层级;

接着我们就要让我们所记下的内容之间去产生联结了,利用 wolai 的块引用与块嵌入,让它们彼此紧密联结,共同作用于自己并让自己产生出新的东西。

那接下来我就以自己的工作区为例,跟大家聊一聊我目前的主工作区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吧!

初衷

借助互联网工具来使自己的工作内容井井有条,来使自己的工作流程更加便捷是一个正常人的追求,人和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然而这在今天有了更加明确的「分工」,在我看来,wolai 的创作人员就是使用工具(生产力工具)来创造工具(app)的人,而我则是他们产物的使用者罢了,我的使用目的就是提高效率,同时来满足我个人的一些归纳整理的癖好。

构建的过程

其实构建这个工作区在技术层面上对我来说难度并不是很大,更难的是层级关系和分类的设置。

其实这个页面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内容,甚至跟工作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阶段我称之为混沌阶段,没有明确的方向,当然这是在不参考任何人的情况下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据自己脑中所想和瞬时冲动将一些内容纳入进去。

得知: 最初的时候(2020年8月份),我从某群内得知了这个字眼——wolai!

冒泡: 那时候我冒出来一个想法,想做一个类似于周刊的内容并进行归档,最初我是在我们的三人小群内发布群公告,但是那个群公告实在是太难用了,于是我就有了在 wolai 里面进行归档和整理的念头,的确,用起来异常的顺手,但那时分享功能还没有上线,我天天期盼,想把这些内容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推箱子+装箱子: 随着工作内容的增加、自身的不断提升,自然产生出的文件越来越多,刚开始可能只是尽可能往这个页面里面丢东西,时间长了,来自自身的一种操作上的不便和审美上的疲劳迫使自己要进行「推箱子+装箱子」了,也就是利用 wolai 的基本操作,大标题+分割线+移动(再分类)+颜色+emoji+拖拽(分栏) ……

排版: 根据上面的截图,大家也能看出来我是用二级标题(大标题)作为这个主页面的分类标题的字号,然后可以在标题前面通过::快速弹开 emoji 页面来添加一个可爱的小图标。至于分成几栏,如何划分类别,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建议大家尽量使自己的类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实用性。

优化: 随着内容的持续集成,时常对自己的工作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这个过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对页面和块的适用性的思考:

  • 什么时候用页面,什么时候用块?(我们先提出问题)
  • 页面要处理的是具有完整结构的,或者说是更为独立的集合内容;块要处理的则是元素单位更小的符号内容,举个例子,大家看下图,这是我六年级学生的部分文件资料,那我在这个页面中,我需要再使用页面来划分不同的类型吗?你可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当然,你可能会问,这之后内容越来越多会不会不方便?没关系,当折叠按钮让你觉得不太够的时候,页面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像 wolai 官方的「最新进展」页面那样进行阶段性的归档。
  • 所以,我也非常期待,wolai 能尽快开发上线页面预览窗口的功能。🙏

总结

要说这个页面解决了我的什么问题,我可能无法短时间内全部想到,其实就跟你无法确定今天中午吃的这顿饭能带给你哪些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一样。不过,这个过程中给我明确的感觉是:我能够有我独特的工作流程和已有内容合理归档,如果真要说,那么它解决了我在处理工作内容时所耗费的useless的时间太多的问题。

你觉得 wolai 对你来说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要说最大的改变我一时间很难说出来,因为我使用 wolai 半年多了,它对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它让我的工作内容井井有条,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让我觉得信息的组织与分享是如此的简单与美观,其次就是观念上的变化,同时也让我觉得寻找工具会让自己走进一个困境,因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个完美的东西,使用工具并让其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才是关键。

说说你对 wolai 的期待(功能点)

  1. 增加登录验证,增强多设备登录的安全性。
  2. 增加给文本内容添加脚注的功能。
  3. 加入 Database,因为我认为信息的多视图组织和展示的功能对我这种习惯归档和整理的人还是蛮必须的,其实也就是在 page 中加入 Properties,而 wolai 目前我认为是把基于文本(以 Markdown 为中心的富文本)的编辑与展示做到了极致,但是这还不够,除了文本之外,展示同一个页面中的多个子页面时,只能通过基本的类似于系统文件夹一样的点进点出(虽然副编辑区已经大大方便了双向参照与编辑),所以还需要处理和展示数据的功能出现,比如说预览窗口和多视图展示,我非常期待 wolai 能够给出惊喜的。
  4. 依靠移动端接入更多的分享接口,比如说我自己非常喜欢的「即刻 app」,wolai 是可以带有题头图的,所以在一些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分享界面都是「标题+封面缩略图」的形式,可以让 wolai 分享到更多的平台。
  5. 支持更多的社交媒体的帖子的嵌入。比如说 Twitter、Instagram 等等,当然我也知道这会涉及到审核的问题,不过我还是非常期待一种巧妙的处理办法。
  6. 所以我是觉得 wolai 是特别适合做 blog 的,因为我自己就有在写博客,依托于 Hugo 和 Github 我搭建了自己的网站,wolai 的文本编辑能力太强了,如果之后能够加入自定义域名和 CDN 加速等功能就再好不过了。
  7. 移动端持续优化(比如跨块复制,也就是整个页面的文字复制目前在移动端上还不行),保持流畅度,不断加入新的功能。
  8. 增加纯色题头图。
  9. 客户端版本增加导出为PDF与图片。
  10. 多个块一起进行海报分享。(目前只能单个块进行海报分享)
  11. 增加从其他页面复制文字到 wolai 的个性化处理。(比如是依照原格式分成多个块,还是归为一个文本块中,这也是困扰我很久的一个痛点)
  12. 字体再多一点,毕竟至今我依然觉得衬线字体更适合写文学类内容。
  13. ……

以上内容只停留在了那一刻,功能更新及其他迭代所出现的不一致请以 wolai 的官网主页为准。